一场利益的盛宴,就在眼前。
虽然他们打不过大明的火枪手,可打得过边市之中的小商人啊。
只要时机合适,抢上几次,到时候给蒙古人推到身上,大凌河堡的李过还能把他吃了不成?
他的想法不错,可李过的应对也是无解。
联合了锦州城的兵力,已经足够再次打一场打规模的战斗,却没有向广宁发起进攻,反而是在保护商贩撤离。
至于物资,据说是锦州官府全部高价收回。
给出的理由更是让他崩溃。
大明的湖广需要赈灾,所以来到辽东的物资就会减少,也就是说现在不买以后很可能就买不着了。
有了军队保护,商人们也就有了安全撤离的底气,逼得他没有办法只能高价收购。
就这还生怕下手晚了。
事实证明,他下手还是晚了一些。
不但他在购买抬价,就是那些贝勒们的手下,也在竞相购买,其中还夹杂了一些蒙古人,不用猜就知道是林丹汗的人。
“混蛋,混蛋,本来还能够低价回收,好好的赚一笔大钱,现在全被搞乱了。”
莽古尔泰气不打一处来。
一开始还好好的。
最后还是蒙古人破坏了规矩,要不然大明怎么可能拿到那么多的牛羊,还逼得自己不得不放出一部分。
虽然都是一些老弱病残。
可这些玩意
,在大明可都是稀缺货。
“来人,给我说说,现在已经收了多少的那个商品?”
商品是崇祯提出来的概念,泛指一切生产出来的货物。
现在大明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叫法,莽古尔泰也必须学着这么说。
隔壁房间正在些账本的老账房,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算盘,弯着腰走了过来。
面对财物,特别是这么大的一笔财物,莽古尔泰可不放心脱离了自己的视线。
账房把每一样商品,都一一的列举了出来。
莽古尔泰一边听着,一边在心里不停的嘀咕着:以前的大明,出了这样的事情,都是拼命的捂着,一点消息都不想让别人知道。
仿佛这样做了,灾害就从来未曾发生过。
可现在不同了,大明的朝臣,一点都没有遮掩的意思,不但如此,还亲口告诉百姓们受灾的地点和受灾的大小。
“你们都是做过生意的,早上也都对我说了这些物资以后很可能成为紧缺货,现在说说,大明还会不会把边市继续开办下去?”
没了边市,自己赚的会更多。
可也就成了无水之鱼,不能长久。
要是能够继续办下去,势必所有的物资都会涨价,能够涨多少,也有人给他说过价格,可长此以往。
盛京的那些贝勒们就要坐不住了。
不过刚好也符合皇上出兵林丹汗的目标。
“开办是一定更会开办下去的,就是货物会少很多,而且,而且······”
账房先生迟疑了一下,他是莽古尔泰的奴才,一身的荣华富贵都在莽古尔泰的身上拴着,不得不尽心。
按照他对于商贸的感觉。
商品的价格一直高昂下去,大清绝对会出问题的,至于问题出在哪里,却又一时半会说不上来。
“不用而且,从今天开始,只要边市开办一天,市面上的货物,咱们就全部收购,不要爱怕价格高,我有的是办法,把差价赚回来。”
莽古尔泰脑子已转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注意。
以前是为了囤货。
现在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盛京的那些贝勒们成为穷光蛋。
而人只有穷了,才会想着奋斗,才会跟着皇上打仗,死命卖力的那种。
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可不知道莽古尔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