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五章年少万兜鍪(十一)(3 / 4)

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4660 字 2022-08-01

不是打不赢,而是牺牲的太多。

“算了,朕就不催了,后勤的保障工作一定要做好。”

崇祯伸手一拿,他忘记了自己已经摔了茶杯,习惯的喝茶动作,让手中一空,随即一怔,随即苦笑道:“也是昏了头了。”

“皇上,这些工厂主们捐款的数额和人数都统计出来了。”

眼见着崇祯心情不好,看到的,听到的,都没一个好消息。

李长庚只有拿出目前唯一一个能够振奋人心的统计表出来。

“出来了?”

崇祯摆摆手道:“我就不用看了,把这些金元,全部购买成他们厂子里的商品,就按照市价购买,同时做好登记工作,等这次救灾结束,咱们在商量这些商人的问题。”

捐款古来有之。

不是为名,就是为利。

崇祯对这种事情喜闻乐见,既不鼓励,也不禁止。

良心要自己发现,才算是良心。

被官府催着捐款,那都是什么事?

受灾的百姓是百姓,那些商人们就不是了?

做好引导人们的价值观,才是大明的官员们应该做的事情。

李长庚对崇祯的反应有点不理解。

在做的诸位也都一样的好奇,皇上是怎样的想法。

按理说,这都是皇上领导有方,才会有阵站出来捐款,要是以前,谁愿意搭理这种破事。

捐出去,也是落进了官老爷的腰包。

和百姓们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
“还有什么事情,都一个个的说出来。”

崇祯看了一圈,见到张鹤鸣欲言又止,此人是现在低调的很,办的各种报刊也是最严谨,也最及时的。

深受大明各个阶层的人

喜爱。

“张鹤鸣,朕看你有点想法,说出来听听。”

办理报刊,是要走到各个阶层去亲自查看的,最近虽然都在会议室开会,对外面的许多事情也有着自己的想法。

特别是现在的各个工厂。

所有的商品,都是供不应求,可工厂的供人作息时间,还是原来的样子。

以前倒还罢了。

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,受灾的地方,也是需要大量的物资援助的,虽然商品的价格一直很稳定,并没有谁,为了赚这个昧良心的钱而加价。

不过适当的加班,多生产出来一些商品的话,是不是能够缓解整个市场的压力?

“臣觉得,现在是不是可以暂时的开放一些可以加班的条例?就是那种自由加班,给足够加班工资的加班。”

每天四个时辰的工作时间。

面对这样的一个严峻考验,真的有点难以为继。

要是开办新厂的话,灾情结束之后,肯定是没有现在这样大的订单了。

当然重要的一点则是。

招工难啊。

不但崇祯觉得人才稀缺,现在普通的工人,也跟着稀缺了。

到处都在开工,工人根本就不愁没有工作。

现在有些厂子,所有东西都准备完毕了,忽然发现原来被自己不重视的工人们,都一个个的没了。

适合的年轻人去当兵了。

中年人,还有着一把力气的也都在工地上干活,毕竟那个地方是包吃住,工钱还高,没有多少技术性可言。

老人在家里带孩子。

只有女人才会选择进工厂。

可这个数量也不够啊。

崇祯是不想开这个头的,可有的事情,却在逼着你不得不去做。

加班是可行的。

任何时候都可行,他怕的就是,有人用加班在掠夺劳动力,从而弄出什么他不敢去想的幺蛾子事件。

说实在的,加班也就在工厂刚刚建立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