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九章小楼昨夜又东风(一)(3 / 4)

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4630 字 2022-01-10

法掩饰卑劣的品行。

“报纸上说的已经很公正了,功是功,过是过,这两者要分清楚。”

陈新甲瞧着还在以为整个世界上,都是非黑即白的史可法,不由得才想起了他年轻的时候,似乎在这个年纪,许多人的想法都一个样。

没有多少算计,只有干净的喜好,厌恶的厌恶,喜欢的喜欢。

报纸是个好东西,特别是在崇祯督办之下,成立的报社,显得更加规范。

现在他收上有三个大型的报社,雍州报社,冀州报社还有大明报社。

前两个只报道一些地方上的消息,就连一段时间内的物价和那个地方缺少工人都有消息。

只有当大明报社最为严谨,上面大多只有国家新政,和某些方面突出的贡献。

而其中对于边疆的报道也最多,就连一场大凌河堡的战役,都已经登了快一个月了,其中详细的过程,建奴的损失,和大明取得的战果。

都写得一清二楚。

“功是功,过是过?”

史可法喃喃自语了一阵,这种说法可是和他所学的儒学,根本不是一个套路。

修路队伍中的一处营地。

曹御史拿着一份不知被折叠了多少遍的报纸,围着火堆大声的诵读者。

自从报纸传到了他们营地之中,每天这个时候,就是他们讨论报纸上国家大事的时间。

从先是在朝堂,现在则是在帐篷之中。

用他们自娱自乐的话说,这叫处江湖之远,反正要时刻的忧国忧君才行。

韩爌已经老了,身穿麻衣,被自己的家人围着。

小孩子不用干活,却也需要吃饭,那么就要大人们多出一点力气,才能挣到更多的口粮。

山珍海味吃惯了的人。

实际上只要饿上几次,粗茶淡饭也就很可口了。

营地之中有孝子贤孙,当然也有一些混账玩意,老子做官的时候,还很听话,可成了一文不值的修路工,而且要祖祖辈辈一直修路下去。

那怨气可就大了。

能一天给个好脸色,都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。

韩爌听着报纸上的“新闻”,他记得陈新甲带给他报纸的时候,是这么说的。

另一边还有浑身精瘦,眼神木呆的福王,更远穿还有他的那些下人奴仆们,刘良佐也在一边瞧着火堆发呆。

整个营地之中,就找不出来多少外来打工人。

韩爌不知道旁人心中是怎么想的,他自己的心里是很后悔做下的错事,若是能够知道如今的朝堂上,正在被一个没啥功名的人把持着。

就恨不得冲到崇祯的面前,求取一次机会。

只是他明白不可能了,而且因此连累的整个家族,都没了一点希望。

“这次全国推行的慈幼局和养济院只有雍州和冀州在进行,全权负责的人居然是张皇后,也不知道一个女人,不呆在房间里绣花,抛头露面的到底是想要干什么?”

有人做习惯了做大丈夫,始终看不起女人来做事。

而且还有人叫嚣着是母鸡司晨,可也不过是干过嘴瘾,啥作用都没有,第二天还得起来干活。

“还有这个不让民间裹小脚,这种事情他一个皇帝业管,未免也太霸道了一些。”

“这算什么,后面还有呢,看看,居然把青楼里的女子组织起来弄了一个审计部,还在用这些人审计官员,简直是胡闹,这样弄下去,大明还有什么威严可言?”

一群人慷慨激昂的指点江山,仿佛他们说出来的话就是天地至理。

做皇帝的要是不用,那肯定就是朝堂之上有奸臣当道,堵塞言路。

韩爌眼中闪过一阵悲凉,眼看着儒生们落到了要为生计奔波的田地,而自己也是多活一天是一天。

就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