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已。”
吴三桂没有的道自己想要的答案,却接上了李友松的话题。
“嘿嘿,那些达官贵人们,恐怕还在咒骂着天气太冷,只有一些儒生们觉得是个吟诗作对的好时间。”
李友松眯着眼睛,瞧着远处,那是滦州的方向。
他在和阿巴泰联络的时候,见到过那支大明的军队。
能够压制着骑兵打的队伍,在大明并不多见,除了辽东袁崇焕的手下,他想不出还有谁的队伍能够这么厉害。
只是此时的袁崇焕日子也应该不好过吧。
手中没了底蕴,就像赌徒没了银子和抵押,他这个蓟辽总督的位置,很快就要没了,说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。
“谭邃寰、刘泰临、刘台山、黄镇庵、高选是去了滦州,还是去了固安?”
吴三桂有换了一个话题,上次他们在城外,看到阿巴泰领着队伍进了县城,当时在场的人,就分成了两批。
以吴三桂为首的,留下来投降。
以刘泰临为首的,去投靠别人。
而当时刘泰临带着的人最多,可几乎全部都是平民百姓。
“肯定是去了滦州,固安太远,路上也不够安全,其实若不是我已经上了你的贼船,也一定会选择滦州。”
李友松叹息一声说道。
仔细想想,这都是命啊。
只要迟一点,都不会是现在这个将要被写入奸臣之中行列“好名声”。
其实他们还没有想过,若是一开始就把敌人拦截在山海关之外,那样不但功勋有了,也不用纠结的身后名到底是好不好听。
都是私心作祟,才有了狼狈逃窜,想要回到大明怕被清算,投靠他们曾经看不起的建奴,人家只把他们当做奴才。
怎么想都是亏大发了。
“是不是在后悔?后悔听了某些人的许诺,然后把自己搭进去了?”
李友松最是了解这些边军总兵们的想法了,为了作为自己的位置,什么没下限的事情,都做的出来。
“是啊,是挺后悔的,我贪了那么多银子,却全部便宜了建奴们,好好的一场诈败佯输,却成了大败亏输。”
若是再来一次,吴三桂觉得,他一定不会在贪士兵们的粮饷,也会用最好的兵器来武装他们。
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。
“现在阿巴泰让咱们弄出两千人的而粮食,你怎么弄?”
李友松再次回到了现实之中。
“其实开平是不缺粮食的,所有被烧掉的也不过是一些干草。”
吴三桂当时对于自己的机智很佩服,用这种方法,捆绑着所有人跟着他做唯一的选择投降。
可事情的发展是,阿巴泰来了之后,居然比他们还穷。
一个有钱人,向一个穷人投降,他就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做的出来的。
“我就知道,今天又跑了三十多个士兵,照这么下去,不用多久,你我手下就会没人了,到时候阿巴泰还会不会留着咱们都是两说。”
李友松回过头来,看了一遍他和吴三桂的骚操作,怎么看,都像是脑子被驴给踢了。
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智障。
“我看了你们很久了,不知说的是什么高兴事,也让我听听?”
远处走来一位穿着羊皮袄的汉子,脑子后面扎着一个小小的鞭子,仿佛金钱鼠的尾巴一样。
随着这人走来,身上一股子羊膻味,让吴三桂和李友松,都皱起了眉头。
“对了,贝勒爷让你们出去找粮食,到底找到了没有?”
走大近前,此人居高临下,一副老爷模样的冲他们问话。
“粮食没有了,要不然当时我们也不会投降,要不杀几匹马来充饥,也不是不可以。”
吴三桂仰着头,看着此人说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