汴梁时月 第五百零四章 正二品(1 / 5)

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73 字 2023-02-04

旧时科举会试中进士一甲共三名,分别称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清代二甲第一名,即第四名,俗称传胪;明代三甲第一名亦称传胪。这四个名称的出典,前三个,在赵翼《陔余丛考》第二十八里有讲究,而他并未提到传胪。在《辞源》、《辞海》里也没有讲此称呼的原委。《明史·选举二》讲:“状元、榜眼、探花之名,制所定也。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,会试第一为会元,二、三甲第一为传胪云。”

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,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,称“权知贡举“。进士及第称“登龙门“,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。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,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,称探花使。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,叫探花宴。宴会以后,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,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“雁塔题名“。唐孟郊曾作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朝看遍长安花。“所以,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。常科登第后,还要经吏部考试,叫选试。合格者,才能授予官职。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,以博学宏词,被即刻授予“集贤殿正字“。如果吏部考试落选,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,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。韩愈在考中进士后,三次选试都未通过,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,才踏进官场。

四月廿五日为大传胪(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)之期。皇上于六点钟升太和殿,所有满汉各官皆衣花袍,排列丹陛两旁。旋经二甲第一名、传胪杜君本崇至殿右唱名。状元张君廷勋、榜眼李君盛锋、探花刘君世安率领新进士(该科进士共318名),一律蓝袍挂,在丹墀下,行三跪九叩礼。于是墀上音乐齐奏。

古代以“上传语告下为胪”。宋代进士唱名次在集英殿,皇帝至殿,由阁门承接,转传于阶下,卫士六七????????????????人皆高声传呼,称为传胪。传胪是一种仪式。清人梁章钜《称谓录》第二十四,说:“国朝会典新进士宣制,独以传胪称,可谓名实相称。”也是说的一种仪式,他是清嘉庆十八年进士,当然参加过这种典礼,或因当时制度,司空见惯仅说“名实相符”,而不作记录。他引《仪注》:“鸣赞官立丹陛左右,唱第一甲第一名某,以次接传至丹陛下序班,引至左班正六品品级山跪。又唱第一甲第二名某,引至右班,正七品级山跪。唱第一甲第三名某,引至左班从七品级山跪。均三传。又唱第二甲第二名某等若干名……。”所引《仪注》在唱二甲第二名时前不唱二甲第一名。证之1889年《万国公报》的报导,传胪仪式时鸣赞官即由二甲一名担任,因而得名传胪。清代时二甲第一名在殿右唱名。明代俗习“三甲第一”亦称传胪,或唱名时殿左、殿右各一名,分别由二甲第一名、三甲第一名担任鸣赞吧。

《万国公报》那篇报导还报道了披红骑马。披红骑马中描写极多,而一般文献中亦少见。也转录以增兴趣:

礼毕后,礼部堂官(大臣)手捧圣旨,由殿内出,率状元等从正中甬路直出午门、端门、天.安门,由金水桥转东,出东长安门。则有席棚一座,棚内悬挂金榜。早有顺天府京兆尹与大(兴)、宛(平)两县令在此拱候。状元等既到,礼部堂官即饬隶役牵马三匹,停于棚外。京兆尹亲为状元换车(原文如此,编者注)。渠顶插金花,十字披红。两县令为榜眼、探花插金花,十字披红。装束已毕,复由京兆尹亲递马鞭于状元,两县令递鞭于榜眼、探花。三人上马后即有“状元及第”旗一对、绿扇一对、红伞一柄、锣鼓音乐排列前行。大吹大擂。从兵部街游行(至)吏部文选司之求贤科内奎星堂行香。礼毕,复骑马出前门,在观音庙、关帝庙行香。然后由西月墙于前门大街入打磨厂,至銮庆胡同粤西会馆下马。盖会馆乃状元寓所也(状元张建勋是广西临桂县人,旧时会试外地举子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