汴梁时月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入宫(3 / 5)

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295 字 2023-01-29

成以“御试制科策”为题的文章。

苏辙不以为意,思量了片刻,便下笔了。

只见他奋笔疾书,???????????????一气呵成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文章。

走出宫殿,苏轼十分自信地说:“这个题目对咱们来说实在是太过平常了。”

苏辙却没说话,苏轼觉得有些不对劲,连忙问道:“你怎么啦?”

苏辙叹了口气,无奈地说:“我不能和哥哥一起上高中啦,实在对不起父亲和哥哥。”

第二天,评卷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。

考官胡宿猛地拍桌子站了起来,嘴里念念有词:“大胆苏辙,竟敢诽谤圣上!”

另一名考官司马光连忙看了看苏辙的考卷。

苏辙在文章中从治理朝政和私生活两方面批评了宋仁宗。

治理朝政:苏辙写道,自从20年前,大宋与西夏结束战争后,宋仁宗就放松了警惕,养成了一种“无事则不忧,有事则大惧”的心态;庆历年,宋仁宗劝课农桑、兴办学校,后来又派使者巡视天下,这些行为都只是“面子工程”,只不过想名垂千古。

在私生活方面,苏辙更是“毫不吝啬”:“近岁以来,宫中贵姬至以千数,歌舞饮酒,优笑无度”这是他的原话。

不仅如此,苏辙还列举了6个遗臭万年的昏君——夏朝的太康、商朝的祖甲、西周的穆王,以及汉成帝、唐穆宗、唐恭宗,这差不多就是把宋仁宗和这些昏君归为一类。另外,还说宋仁宗挥霍无度,奢侈至极。

片刻之后,司马光大笑着说:“这篇文章极佳,应该被评为上等才是!”

一时间两位考官意见不一,另一位考官范镇出来打圆场道:“不然这样吧,把他评为四等,不算好,但也不至于他的才华被埋没。”

站在一旁的三司使蔡襄,看准时机,说:“吾三司使也,司会之言,吾愧之而不敢怨。”

大意是:我看到这篇文章,也很愧疚,这些话就连我一个三司使都不敢说,苏辙勇气可嘉。

不料,胡宿铮得跟头驴样,死活不同意。

大家只好把这篇充满争议的文章,呈给宋仁宗本人。

令人意外的是,无故被痛骂一顿的宋仁宗,并没觉得丢失了君王的颜面,反而表示:不戴帽子、不打棍子、不揪辫子,将苏辙录为三等。因为宋仁宗认为,这次考试本就是“直言极谏制科”,目的就是为国家选拔,那些敢于直言极谏的人,苏辙不就是很好的代表吗?

再说要做一个好皇帝,就要虚心纳谏,怎能因为别人说一两句难听的话,就将其加以惩治呢?因此宋仁宗不仅原谅了苏辙,还说苏轼、苏辙兄弟俩,是他为后代寻找的两位宰相。

其他考官都松口气,心中很是敬佩皇帝的宽容大度。

在揭榜之日,苏辙并不抱有希望,只是陪着哥哥来看成绩。

兄弟俩来到放榜之地,苏辙故作轻松地说:“哥哥,我就不去看了,我在这等你。”

苏轼对自己对弟弟也无可奈何,叹了口气,自己去看榜了。

正在苏辙惆怅之际,哥哥高兴地跑过来,喊道:“中了中了!”

苏辙面不改色地说:“恭喜哥哥高中!”

哥哥解释说:“你也中了!”

苏辙在写这篇文章前,肯定也做好了心理准备,万一皇帝龙颜大怒,自己将吃不了兜着走。所以经过此事后,苏辙逐渐变得收敛,再不敢出言顶撞旁人。也幸好他收起了锋芒,因为他再也遇不到,像宋仁宗这样仁慈的皇帝了。

后来王安石欲推行变法,他为人执拗,被称为“拗相公”。苏轼、苏辙都属于旧党,按理来说,推行变法的新党是不会听他们建议的。然而王安石却听进了苏辙的话。

等司马光执掌旧党的时候,就下令废止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