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福建沿海所谓倭寇并不是真的倭人。倭人也有的,但是不多。
浪人之流毕竟是少数,横渡大海过来打劫也不现实。
所以这边说的倭寇多半是自己人。
那些穷凶极恶的人,或者本身是渔民,后来没了生计才做这打家劫舍的营生。
这群人很是残暴,也神出鬼没。
毕竟大清水师就不提了。
他们打劫完了就出海,所以一般是很难抓到的。
也因此,每年报数量多少,全靠当地官员的良心。
毕竟有倭寇就得剿灭吧?要剿灭就要银子吧?
这些当兵的并不赞同,至少说有一半不赞成吧。
他们多数都是本地人,都是被当地官府逼得活不下去了来当兵。
当了兵,也不过求拿饷银回去给爹娘妻子孩子用。
结果呢,因为朝廷之前海禁本来就很难度日,当地官员又贪污的厉害,盘剥的百姓更加没法过日子。
也因此,更多人去做了倭寇。
恶性循环。
当兵的都有家,他们也看不过去。
剿寇也是做戏,他们作为小兵是拿不到什么钱的。
经年累月下来,这意见大了去。
以前是谁也不敢说,毕竟日子还能过下去,谁也不敢拼命去反自己的上司。
可如今既然是朝廷派兵来了,还有三个皇子一个亲王都在这里。
那还不说?
一时间,整个福建都翻了天。
这消息传回京城,十四爷都懒得大怒了。
预料之中了。
当然有人难受就有人高兴。
比如明年要考试的秀才和举人们。机会来了啊!
一般情况下,他们中了进士之后,都要从芝麻官熬起。
要是没有门路运道不好,熬一辈子也没希望升官啊。
可如今好,整个福建都被扫了,那还不是大把的空缺?
虽说那地方不好过,闷热潮湿的,可年轻人也不怕啊。
何况,皇上这么查,说明不光要清理一处,搞不好就是全国大清理。
那就是说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空缺。
虽说候补的官员本身也不少,这机会他们就先上了,那也还是有机会了呀。
所以嗷嗷叫着读书,能考举人的都预备好了,来年秋天就考试。
宋瑞卿也是其中一员。
三格格跟他通信时候,他就提起这个,说自己努力念书,他定要取得好名次。争取明年春闱再进一步。
又安抚三格格,说你兄弟出门办事有人照顾就好。男子大了就该走四方,困囿一地不是好事。
要见识多了,才知道许多道理。
有道是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读书明理,终究不踏实。行路艰辛,才见世间真实。
曲迆看着这句话夸了一句:“很好,是个踏实人。”
不是那种满口圣贤书,动辄之乎者也,引经据典却落不到实处的书生。
三格格笑道:“是吧,我就说没看错嘛。”
“嗯,没看错,有这么一个朋友也挺好的。”反正你也不开窍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