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五十三章 目的(1 / 2)

大明征服者 酒老五 2177 字 2021-06-28

大明皇家穷,之所以穷是因为宫里面从妃嫔到太监、宫女的月例都需要从内库出,而且太监上下其手黑皇帝银子的事屡见不鲜,再加上赏赐、修殿等等,内库对于皇家而言,早就是入不敷出了。

内库没银子,皇帝就只能朝户部伸手,户部别管有没有银子,总之只要是皇帝要就一定会哭穷,实在没办法才会拨出来些许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否则把皇帝逼急了,铁了心要与民争利怎么办?

当然在官员的眼里,这个民不是寻常百姓,这个民指的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商贾和豪门。

大明与大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贫与富,宋代皇家富、官员俸禄高,社会上面经商气氛浓郁,至于小民在任何时候都是被苛捐杂税包裹着盘剥的对象,没什么好说的。

而大明朝是皇家穷,国库穷,民间也穷,真正富有的是哪些俸禄低的发指,家族却富的流油的官商集团。

说白了,就是本该是皇帝或者内库税收所得的银子,被官员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鲸吞了,皇帝也知道,但是他没有办法去解决。

因为只要皇帝想创收,那么就必然会被阻拦,然后就是一顶接一顶的扣大帽子,搞的皇帝也是不胜其烦,却又无可奈何。

所以说就算太祖皇帝的分封制度没有什么问题,可永乐帝改过后的分藩就是典型的扯淡了。

分封诸王,太祖的初衷是让朱家的子孙拱卫大明的江山,毕竟都是他的子孙,护卫大明本身就是无可厚非之事。

只可惜朱标死的早,继位的朱允炆志大才疏,在自己皇位还没坐稳的时候就急吼吼的要削藩,最终被逼无奈的朱棣只能起兵靖难。

靖难成功的朱棣自然意识到手里面握有兵权的藩王,就是皇室一脉最大的威胁,于是……

自永乐以后,太祖分封的藩王制就已经彻底名存实亡了,再加上朱家皇帝因为祖宗永乐帝是造反起家,所以皇家对于藩王的防范几乎是深入骨髓里面。

因为谁也不想自己当皇帝的时候,藩王当中又冒出来一个朱棣,满朝朝臣也不想金殿染血,满朝被杀个人头滚滚,最后还被灭十族。

皇帝防王室如防贼,大臣防藩王如寇仇,在这种大环境下,藩王们的境遇可想而知,属于文官系统以长史为首的藩府官员,还有各地地方官员,属于皇家的锦衣卫都在无时不刻的盯着藩王,一有异动就是当头棒喝或者旨意申饬。

如正德皇帝这样不想当皇帝只想当将军,还能逮着机会跑掉,把皇位拱手让给老弟的奇葩,实在没办法用言语去形容。

皇家对待藩王的政策,文官集团是乐见其成,但是从相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,越是对文官有利的事,那就对皇家越是不利,这一点同样毋庸置疑。

皇家子孙只要不是储君,一旦成年就会被分封出去,简而言之就是在京城,只有皇家赤手空拳的面对满天下的官员!

双拳还难敌四手,更何况皇帝就算学过为君之道,那也是儒家教的,就算知道帝王心术,可没有真正实践过,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。

能够位列朝堂,哪个不是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,一步步爬上来的老狐狸,能在登基之初就能和大臣斗个难分难解的,在大明历史上也就一个号称最聪明的嘉靖皇帝罢了。

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嘉靖也只能靠耍无赖,还要借助外臣之力才和群臣斗了个旗鼓相当,而在这之前,嘉靖被杨廷和死死压制,压的欲仙欲死。

所以说朱棣把藩王当猪养的策略,实际上受益最大的就是文官,皇帝没有帮手,在朝里面就是孤掌难鸣。

朱厚炜为什么要把藩王全部弄进京?

难道他就那么短视?难道就真的只是为了银子,所以不管不顾,宁可在宗室背上骂名?

当然,朱厚炜确实缺银子,但身为一个现代人,他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