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生意场上的铁律(2 / 3)

的订单。

天哪,他觉得自己被雷劈到了,瞬间里外焦里脆。

怔愣过后,秦帆沉浸在无边无际的兴奋之中,笑意一直挂在嘴边,想装稳重点,却怎么也装不起来,除了高兴,还是高兴。

自从与陈清秋合作以来,她给他的惊喜一重又一重,她真是他的救星,也是福星!

陈清秋没给秦帆多少时间消化激动,就招呼他一起商量如何按时并高质量地完成订单。

那些订单上的产品除了陈清秋原先设计的模版外,还有各自的要求,五花八门,如果是机械化制作,电窑烧制,那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,但问题是,秦帆制瓷车间几乎纯手工制作,速度慢,次品多,而烧制时用的是柴火,柴火比较难把握火候,对于需要上釉的精致瓷质难以高质量制造出来。

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研究讨论,最后两人一至决定:所有的订单的前半部分工序在秦帆土窑里完成,后面比较精细的工序外拨代加工。

虽然纯手工制作速度慢了些,但秦帆土窑里都是熟练工人,大部分做了大半辈的老工人,手工技术过硬,而且能吃苦耐,只要适当给加班费,加班加点赶工的话,还是能够按时完成前半部份工序。

而后半部分去找外拨加工的企业,时间上不会有问题,只是怎么找,找哪家,费用高不高,这都是接下来要去做的事。

整整忙到太阳快下山了,陈清秋才不得不离开土窑,相约下个周末再一起讨论。

秦帆也是一个相当给力的人,等陈清秋离开,他立即找来他的表弟及制瓷车间的主管,讨论如何将他与陈清秋谈好的内容落到实处,整整讨论了一晚上,直到凌晨才散去。

第二天,知道了陈清秋从交易会接到了好多订单,上层领导们走起路来好像踩了风火轮似的,工人们精神振奋,脸上喜笑颜开,整个土窑充满了勃勃生机。

能企业从镇交易会拿回订单,说明土窑从濒临倒闭走向强大,而秦帆与陈清秋又从来没有刻薄过土窑里的员工,只要土窑生意好了,他们的待遇都会增加,他们的生活也会改善。

——

秦帆与工人加班加点地制瓷时,陈清秋也没闲着,就算她在学校里上学,也会趁着空闲想想生意的事,毕竟这次的生意对她人生的意思非比寻常,能不能像前世覃家那样翻身成制瓷名家,靠的就这个契机。

所以,陈清秋非常慎重,每一个细节都是一而再,再而三地反复推敲,碰到有什么问题需要与秦帆讨论时,她急得她睡不好,吃不好。

八十年代末期的南湾县,能装座机电话的一般都是“国”字辈,而你秦帆那样的土窑是装不起电话的。

好在有黄建生当传信人,在上学期间,他几乎天天跑一趟大南村,任劳任怨。

在两人的分工与合作之下,前半部分的工序终于顺利进行了,陈清秋才开始考虑后半部分的工序。

她做了一个预算,粗略定了一个外拨加工的成本费用,就按照这个费用上下浮动些许去找寻接受企业,可是,她利用跑遍了大半个镇的小企业,竟然没有一个企业能按她的要求做到,最后试了两间大企业,那些大企业却拒绝接。

在那个年代,小企业都没有外拔加工的观念,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地尽自己的努力搞定所有的工序,几乎没有流水线的概念。

代加工的只是一部分工序,对于大企业而言,数量少,利润不高,瞧不上,对于小企业而言算是一块肥肉,算想吞下这块肉却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转眼过去了一个月,外拨加工的事还没有落实,就算给了一点点希望的企业,最后都没服回音,陈清秋无法抑制的着急上火,整夜失眠,嘴唇起水泡。

这天早上起床后,陈清秋就感觉到了不舒服,浑身乏力,精神不济,早餐勉强喝了半碗弱,就跟陈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