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4章做实地调查(2 / 3)

地的地理位置限制着这里瓷业发展速度,后来开通了公路,铺了铁路,刺激了瓷业的发展,镇里的街道几乎都是瓷行,镇外工厂都是陶瓷厂。

不过,现在这个时候的南头镇制瓷业还没兴起,大街上的瓷行稀稀拉拉就个,大部份店里没什么客人,其中一个叫南镇青花的瓷行客人最多,门前停了三辆拖拉机,“突突”地响,几个装卸工正在装货。

据陈清秋经验,瓷行就是工厂的展厅,是门面,如果展厅无人问津,那其后面的工厂也是惨淡经营。

陈清秋说自己是秦帆陶瓷厂的工人,因为老板想购买瓷泥,让她到街上来了解,通过与瓷行的员工攀谈,了解了许多这个时期的瓷业信息,特别是瓷泥价格,以及最新的练瓷泥工艺。

在这个时候,瓷泥的普遍价格是每吨一千五佰元,直接成本是每斤泥七角五分钱,如果需运输到大南村的话,用鸡公车运送,至少需十辆鸡公车,还要请三四个搬运工装卸货,装卸货时难免有些损耗,按推测,每斤泥的成本再往上浮两三分钱是要的,那每斤泥的成本接近八角钱。

可是,如果直接用大南村的瓷泥练制的话,根据秦帆土窑的练泥师傅所说,就算在十分原始的练泥手段下,每一百斤原土可以提练出六斤瓷泥,直接成本每斤一角七分钱,如果加上人工地租等的支出分摊,按照陈清秋的经验,每斤泥成本不会超过五角钱。

其中的利润空间很大,陈清秋心里非常兴奋,她仿佛看到了满地的黄金,但是,她并没因为调查到了这些信息而忘乎所以,按她前世的经验,街头调查问卷的信息水份很大,她需要去工厂实地考察,就算不能拿到数据资料,也得去看看。

临近中午,又饿又累,在临街小摊花了一角五分钱点了一碗特色腌面,吃完后稍作休息,购买了陈小苑拜托她买的用品,算了一下自己腰包里的钱,花了三角钱,买了一顶新草帽,将那顶又破又烂的草帽叠在新草帽之下戴在头上,背上书包,朝镇效区出发。

那些工厂管理虽然不及前世那么严格,可也比瓷行严格得多,门口都有保安把守,四周有围墙,上面还插满了碎玻璃,想要混进入确实不容易,她跑到镇郊区转了几家工厂都没进到里面。

转到最后一家工厂门前,她怎么也挪不开步子了,因为据她回忆,这家工厂就是前世跟她有过合作的孙武老板开的,这个老板为人很好,并没普通奸商的习气,是一个十分有诚信的商人。

陈清秋觉得,如果她放过这一家的话,今天就再也没机会进工厂了。

门卫是一个看上去很严肃的老头,看到她走来,就像看到想捣乱的坏孩子,远远地喝住她:“工厂重地,不是小孩子该来的地方,走走走,去别处玩!”

陈清秋摸了一把脸,之前觉得自己重生变小变年轻了真好,现在却觉得做小孩子真麻烦,处处被大人排挤,想来想去,只得假装是孙武老板家的亲戚,想见他本人。

门卫并没有中计;“孙老板刚刚出门了,既然你是他的亲戚,怎么会不知道,肯定是假的,走走走,再不走,我就放狗出来!”

一条拴在工厂门前的大土狗吠了两声,陈清秋吓了一跳,没办法只得离开。

走到拐弯处再回头,忽然看到围墙一角有些残缺,旁边长了一棵高大的龙眼树,树枝伸进了围墙里面,她灵机一动:既然把她当孩子,何不就当一回野孩子?

站在龙眼树下,目测了一下树高与墙高,感觉有把握爬上树,再跳上围墙翻过去,她便抓住树枝,一荡就翻上了树杆上,沿着倾斜的树枝走到墙头上面,再慢慢往下探身,终于踩到了墙头。

陈清秋心里一阵窃喜,正想着是借树枝顺下去还是干脆跳下去的时候,一阵清脆的单车铃声在围墙下面响起,循声望去,龙眼树下,一个穿着白色运动装的男生骑在单车上正仰头望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