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仔细分析起来,莽荒域形成这种管理模式,其实是完全符合博弈论原理的。
博弈论经济学有一个很实用的理论,叫效率工资理论。这个理论部分解释了,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上,明明存在想找工作但又找不到工作(非自愿失业)的人,可是企业却没有拼命压榨现有的员工。
如果从传统的经济学原理角度来分析,市场上只要还有想要求职的人,那么公司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,就应该继续降低自家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。
俗话说得好“爱干干,不干滚”。
如果员工接受不了工资福利待遇下降,完全可以选择离职,反正外边还有很多求职者,你接受不了低工资福利,外边有的是失业群众愿意接受。
根据这个理论,如果公司是一个纯理性的决策者,他应该持续压榨员工的工资,直到外边没有新求职者愿意接受这个工资水平为止。
也就是说,在没有外力干预(比如政府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)的情况下,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人。
如果有这种人,那说明公司剥削得还不够狠!
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,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在某些对劳动者几乎没有任何保障的国家里,我们依然能看到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。
这又是为什么呢?
效率工资理论提出了几个假说用来解释这一现象,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解释,就是信息不对称。
这种解释认为,信息不对称才是造成市场无法达到理论均衡、从而去除非自愿性失业的主要原因。
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说下,每个员工的实际本领、忠诚度、工作效率等指标,只有员工本人最清楚,老板是没法完全看清的。
由于老板无法正确观察到员工真确的人力素质,仅知高工资可雇用到高素质的员工,减薪则会使高素质的员工率先求去,所以老板只得通过支付市场平均成本工资的正面策略,配合开除被抓到偷懒的员工的负面措施,来诱导员工努力工作。
这种假说,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非常合理。支持这种假说的最大依据,就是近年来兴起的外卖行业和此前的流水线工人。
现在人普遍认为,外卖小哥和流水线工人基本上是从业人员被压迫最惨的行业。那为什么这两个行业的企业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员工呢?
陆洋认为,根本原因是这两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力素质信息,对于企业主是完全透明的。
一个外卖小哥一天送多少单,准时率多少,服务评价如何,这些大数据都被某团这类互联网巨头给垄断了,因此某团可以通过算法,给每一个外卖小哥的价值精确定价。这样一来,某团就可以无限压榨外卖小哥,直到没有新人愿意加入这个外卖行业为止。
在这个信息被互联网巨头完全垄断的行业里,外卖小哥与当年的流水线工人一样,已经彻底成为了公司的一个可替换零部件,被安排得妥妥当当,没有任何劳动力溢价。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认为外卖小哥“很惨”的根本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