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章: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(1 / 3)

剑断化蝶 益鸟羽中 71 字 2021-01-05

“豇豆红釉是康熙年间仿明宣德铜红釉的制品,属于高温红釉瓷品种之一,因烧制成功率极低,只有少量出品供皇帝内庭赏用,多为文房用具或摆设等小件器物,康熙以后,豇豆红釉烧技艺失传,后世虽有仿烧,但不如前者精湛。”

陈松指了指豇豆红太白尊,道“这釉面上出现水渍般的痕迹,是吹釉的层次不同造成的,犹如苔点的绿色斑点,说明釉料中含有微量的铜,并在烧成过程中氧化而产生这中情况,在浑然一体的红釉中掺杂星点绿斑,有如红霞满布之中点缀了星星点点的绿宝石,这烧制难度可想而知,上面暗刻团螭纹非常完美,属于浅凹雕,这精湛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当时的顶尖水平,远超官窑,甚至比很多御窑做出的东西都要好。”

王会长激动地点头问道“既然是御窑为何不用御款?”

陈松笑道“御窑太多东西不用御款了,这是宫廷文房用具,属于消耗品,又不像专门下旨制作的珐琅彩,往往书‘大清康熙年制’三行六字楷书款就足够了,这等成色完达到宫廷御用之物的标准,康熙皇帝对太白尊又是一见倾心,在他的书房中总能看到太白尊的身影,指不定就是属于御书房的东西。”

“玉尊真乃神人。”

王会长一脸佩服地看着陈松,道“我们也是怀疑它就是康熙御用之物,因为对比过很多当时的太白尊,发现都没这件好,只是苦于找不到记载。”

陈松摇头道“物以稀为贵,古玩向来不问出处,只以实物说话,有无记载又有什么关系。”

“话虽如此,我们行内知道是这样,可现在时代变了,买的人可不这样认为了,太白尊的数量是康熙豇豆红釉器中最多的,目前存世的量也很大,不但海内外公私博物馆均俱有相当数量的收藏,甚至是每一场拍卖会上均能看到它的身影,这让很多没看过几件实物的人都觉得过于平常,这一件除非是看过大量太白尊的人才能懂得它的珍贵之处。”

王会长无奈道“如今资本进入古玩行业,什么都讲究流传有序,藏品倒变得次要,它的量也决定价格没法起来,如果能找到相关资料,或者清宫档案中对它有记载的话,就属于天价了。”

古董一直存在很大的模糊区域,鉴定模糊,价格模糊属于死穴也属于捡漏的根源,懂的人自然懂,不懂的人怎么说都不会相信,就如同鸡和鸭讲,白费口舌还心中恼火。

资本逐利之下,变成了讲证据,需要别的资料来佐证才会相信,这问题就像是证明你和你妈关系,懂的自然知道你们是母子关系,不懂的就要看户口簿,dna这类能证明的资料。

实际上这些佐证的资料对于懂的人来说,是可有可无的,因为资料有时候也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,另外古董的佐证可比证明母子关系要困难多了,历来都是卖懂行、识货之人。

只不过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外行人进入,让古玩行业变了味,向商业化去演变,提供不了佐证资料的古董,只能贱卖或者压手里等待有缘人,也成了古玩商最头痛也最无奈的问题。

陈松有些哑然。

太白尊被读书人所推崇,历来为名品,自古难求,没想到因为时代的不同,如今沦落到“平常”的境地。

也不知道那个可称千古一帝,豪迈的胸襟囊括四海,雄才伟略的康熙知道自己钟爱之物已经逐渐被埋没会有何感想。

王泽好奇地问道“这太白尊那么小,做什么用的啊?”

这太白尊看起来是漂亮,可这拳头大小,怎么看都不适合做花瓶。

陈松笑道“太白尊又称太白坛,因模仿酒仙李太白的酒坛而得名,又因形似圈鸡用的竹罩,故又称鸡罩尊,实为文房用品中的水盂, 器型透露出谪仙人潇洒不羁的气质,以及符合文人痛饮狂歌的豪迈,一直被人所推崇,这诗仙的酒坛也变身为清代的御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