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每一天,都可能是个新的起点(5 / 6)

你和我这些年 胤漪珑 7375 字 2020-10-23

杨念都没怎么说话,他其实没有想过未来,日子有一天是一天,开心就好。

但是听到自己的同龄人说起工作的琐碎和酸甜苦辣,他突然又觉得这一切都离自己很近。a不算高,他也没拿过奖学金,因为他心里觉得为了那几千块钱花那些额外的功夫没什么意义。可能男生的成长就是慢一点,杨念的成长就是从听到师兄说那句“英语就跟没有专业一样,到公司就都是打杂的活”开始。

那时候杨念大一下学期,他当时有点慌,他也怕毕业以后就失业,他也怕以后要靠父母的关系到成林当个关系户。他害怕别人看不起他。

大二刚开学,他一下给自己增加了两个外语,西班牙语和法语。在当时的外国语学院,如果要挑战自己,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学个二外,以后走高级翻译的方向。大二开始二外已经晚了,但是杨念也没有别的选择,他宁愿自己是尝试了以后失败,也不能接受自己“坐以待毙”。杨念为了这两个外语,篮球队的训练也没有每次都去,后来的一年里他也打球越来越少了。只有偶尔绍伟和刘波从外地回来三个好朋友会打一场球,酣畅淋漓,在云大打完球在云大后街吃个烧烤是必不可少的,然后在一起说说以前的事儿,说说同学们现在各自的情况。

大二上学期结束的时候,杨念去把西班牙语退了。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,杨念只说看自己学哪个更顺手。但其实,杨念就是想了解这两个语系的老师,杨念要是遇到他欣赏的老师,要是学不好,他是真会觉得对不起老师。那之后,杨念就走上了英法双语这条路。

其实杨念跟很多人一样,就是没有想过太远的以后,但都已经上了大学,到了外国语学院,要是不做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努力,以后一定会后悔。虽然说选择大于努力,可在那个时候,杨念没有选择,只能闷头努力。

可能很多人恰恰就是在只需要努力的时候,拼命地来回选择,而到最后,让自己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
杨念上大学的前两年,外国语学院没有排球队,这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排球队张。大学的生活是学生自主的,如果没有一个学生出来阻止,那这个东西他就有不了。

林棠是初中、高中的排球热爱者,虽然那几年中国女排整体进入了青黄不接的调整期,但他也一直在追着看比赛,因为那时候,郎平就要回国当主教练了,在林棠心中,这就是传奇回归,英雄回国。

他到云大外国语学院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排球队,那时候他的策略就是到其他球队去找人,棒球、羽毛球、篮球、足球,他跑了个遍。因为林棠原来不是云城的,但他知道云城大学里本地学生很多,他就到处打听哪个高中排球好,这样他才找到了杨念,晓之以情动之以理,杨念听到林棠这一番推理,他还有点佩服眼前这个师弟,马上就同意加入排球队了,体育比赛除了要赢,其实在队里找到一个一起拼搏的感觉,也是很重要的。杨念在成林上了12年学,虽然他更喜欢的是篮球,但成林有排球的传统,所以他排球也还可以,而且他身高的优势也是绝对的。

如果他没有答应林棠,或者没有选择法语,或者他后来没有成功去高翻,他和余心言可能都未必会有后面的故事。

有一件事刘静高不明白,杨念自己也搞不明白,那就是为什么杨念这个条件就没有个女朋友。这件事他从来不提,他怕说了别人觉得他有问题。

杨念在选定高翻方向的时候,几乎可以说是ga垫底进入高翻方向,这主要倒不怪杨念,他在选课上,没有特别关注过自己的ga,古典文学,西方哲学入门这些课都是外教的课,常常一个班没有一个a,如果没有a,那怎么拉高ga。

a的技巧,要说他不屑这种做法也行,要说他觉得自己不去刻意拉ga也能上高翻也可以。其实他性格里这种不愿意投机取巧的执着,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