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要小心谨慎、谨言慎行,就跟慎重勇者一样,在“杀死”对方的肉体之后,还要消灭掉对方的肉体,更要消灭掉对方的“灵魂”。
从外到里,从实到虚,都要消灭。
现在,只不过是第二阶段,消灭“肉体”而已,这最后剩下的“灵魂”可还没有消灭呢!
对于结辩手来说,通过文字体现出的气势往往是第一位的。
但这时结辩手面对的不仅仅如此。
他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如何用最优美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思想;
如何用最精准、最简练、最平实的语言,使得气势高低起伏、收放自如;
如何驾驭一篇气势充沛的结辩陈词,而不是被陈词本身所控制,最终使气势失控。
可以说,在进入立论阶段后,对于结辩手又有了全新的要求。
不只要求有敏锐的要求,更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状态。
也就是说,结辩手既要操控陈词,又能同时有效控制场上局势,使气势既不张扬,又不低迷;既要吸引观众,又不招致观众的反感。
在这点上,作为结辩手的朱铨做到了极致。
这篇陈词在文字气势与辩题思想的切合以及场上情况的统一方面,堪称典范。
此时,朱铨已经为己方华国队确定了抑恶扬善这一基调之后,完全挽回了辩题带来的情感劣势,将旧减洼队无形中置于一种不利的地位,即“抑恶扬善”的反面。
可以说,通过简单的转折,简捷的论述,朴素的语言,现场观众们的情感立场就完全转变了。
诚可谓“大辩若拙,大巧不工”。
掌声依旧响个不停,朱铨正声,继续说道“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的观点。
第一,只有认识人性本恶,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。
回顾历史的时候,我的内心总感到痛苦而颤抖。
从希波战争到十字军东征,从希特勒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到日寇在华北的细菌试验场,真可谓是“色情与贪婪齐飞,野心共暴力一色。”
以往的人类历史,可以说是交织着满足人类无限贪欲而展开的狼烟与铁血啊!
可见,本恶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,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?”
朱铨的话语引人深思。
“朱铨的这话说的没错!该死的日寇!!!”
“现在那些小日子过得不过的日寇居然敢洗白自己了,操蛋!”
“它们就是人世间最大的恶!”
“呜呜呜好气愤!日寇该死!”
这段回顾历史的讲述,成为观众们的第一个情感喷发点以及第一个情感共鸣点。
通过古代史上的两次大规模战争,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,使观众直接感受到人性本恶这一命题。
采用战争这一极端的方式,并不能充分的证明“人性本恶”的结论,但却在情感上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支持。
尤其是日军侵华的例子,对东南亚的观众来说,更是感同身受。
此时,尽管朱铨并没有进一步展开,但观众刚刚转变的情感立场已经向着华国队更近了一步,观众的情绪也随着朱铨陈词的气势起伏而起伏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