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下就有了,如再不懂,又得上语课了。
笔的三要素
一则准确,二则生动,三则流畅。
关于“准确”,就不再絮叨了,基本的要素。
关于生动
所谓生动,并不是说,你的词汇丰富就生动了。公式化的去套用词汇,非但不生动,反而生硬。
写什么,你脑海就里要浮现什么,自己先去感受一番你脑海里的“世界”,把它用恰当的字表达出来。
比如你浮现出一个画面下雨了,一男一女,他们同撑一把伞雨行走。
很显然,上面这句话谈不上笔,只能说语法正确。
画面很笼统,对?接下来你要把画面具体化。
先雨大不大?
你要让读者去从哪个角看这对男女?
两人什么关系?有什么举动?
走什么地方,路面什么情况?
倾盆大雨从天而降,小巷,有一对男女,同撑着一柄浅蓝色小伞,湿滑的路面上蹑足而行。那男的一手撑伞,一手搂住女人肩头,只将半个身子探进伞内,另半边却任凭风吹雨淋,湿漉漉的衣服紧着后背。
只有画面具体化了,读者才能如亲眼所见,有代入感。
关于用心写
字本是无生命的,需要你给它注入活力,而关键则是用心去写。
你只有用心去写,才能打动自己,先打动了自己的章,才能打动你的读者。
听听能感动你的音乐,合着那些旋律、节奏而下笔;想想曾经让你动情的场景,激活内心深处的情感,没有情感的字,是很难去感染人的。字充满真实、细腻的感情,读者才能投入到你的小说去,设想一下,“初恋”的人是多么的投入,因为用情太深,对不?
除了上述方法,还有一些方法是可以让你的笔生动起来。
比如用上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。
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,它用一个人对一种事物的感知去感受另一种事物。或生动、形象、切,或增强气势、美感、情感等。
常见的他胖得象头猪,我们都知道猪是很胖的;她美得象朵花。我们都知道花是美的;他痛苦的如丧考妣,死了父母是无比痛苦的。
名作的比喻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天。”;“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?”把白头比喻成秋霜,增添了凄美与悲情)。
比拟
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
李白把汪伦和他的深情厚谊比作桃花潭水,既美又富有意境,耐人寻味。
方山因一青花瓷的填词而享誉歌坛,,“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”,这个“惹”字拟人,生动,当时被媒体捧了很久。
夸张
“白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”
“欲穷千里目,上一层楼。”
修辞手法就不一一细说了,希望大家重温一下,用好它们,让你的字“活”起来。
关于流畅
读起来一气呵成,朗朗上口,甚至悦耳动听,就是流畅的章。流畅章经典的代表,就是“诗词歌赋”了。
写好一段字后,你自己读一读,有什么感觉,如果一口气读完要岔气,读起来生涩拗口,谈不上韵律,那么肯定不是好章。
写好章的窍门,换种通俗易记的说法,就是
“看着好看,读着好听,想着入迷。”
看着好看章字词优美,表意精确。
读着好听一气呵成,朗朗上口,韵律十足。
想着入迷看章,犹如身临其境。
如《望庐山瀑布》,《望岳》就达到了这种境界。
望庐山瀑布李白
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飞流直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