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狭武田家的家臣中,粟屋氏、逸见氏算是实力最大的家臣,而其中又以粟屋氏最为强大。
也正因为如此,武田元光上洛之时,粟屋氏出兵最多,损失当然也最大。粟屋氏当主粟屋周防守家长与粟屋扫部助作为先锋亲率500兵势开路,随后还有1000兵势并入武田元光势,相当于粟屋氏一家便出了1500多兵势。
粟屋氏源自清和源氏义光流,在很早的时候便有一支迁入了若狭国。由于历代辅佐若狭武田氏的缘故,算得上是功勋卓著,所领为若狭国东侧的三方郡与远敷郡部分。
虽然只是若狭武田家的家臣,但是实际上粟屋氏与逸见氏的实力已经与主家武田家相差无几,甚至还略强于武田家。之前大家相安无事或许还好,但是如今若狭武田家大败,粟屋氏和逸见氏也跟着倒了大霉,自然关系就紧张了起来。
若狭国虽然领地狭小,农业也不发达,但是却因为靠海的缘故,海上贸易极为兴盛。而粟屋氏长期把控若狭国的海上贸易,财大气粗,当时武田元光上洛之时,粟屋家的足轻都穿着华丽的具足,让京都的吃瓜群众看到之后也惊呆了。
然而一场大败,不仅让粟屋家当主粟屋家长在内的上百武士阵亡,更是让粟屋家耗费巨资购置的具足直接打了水漂,可以说粟屋家当时差点气出血。
逸见氏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,所以干脆和粟屋氏联合起来,开始和主家对抗。
这个时候武田元光也开始慌了,想要做些什么来挽回局势,然而裂痕一旦产生了想要修复可就难了。最终,武田元光发现自己付出了努力毫无卵用之后,干脆直接宣布隐居,将家督之位让给了儿子武田信丰。
武田信丰也是尼玛个愣头青,天文元年18岁的武田信丰继位当主之后,觉得若狭武田家从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爬起来。于是决定通过对外战争来扭转此时武田家的困局。
当时,武田信丰环顾了一下四周,朝仓家、六角家自己肯定是惹不起的,波多野家后面还站着细川家更是大佬,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丹后的一色家是块软柿子。
虽然家臣们大力劝阻,但是武田信丰早已经下定决心,既然决定了要打,那就打!
很快,武田信丰便下令进攻丹后的田边城。但是武田家内部以粟屋氏、逸见氏为首的家臣们在之前武田元光上洛之时死伤惨重,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再跟着主家出兵发动大规模的战事,所以内心是很不情愿的。于是,家臣们根本不鸟武田信丰,对于武田信丰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,最终武田信丰对田边城的进攻不得不以失败告终。
巧的是,田边城外的大败,让粟屋氏当主粟屋亲荣之子粟屋胜春战死了。新仇旧恨,再加上粟屋家又特么蒙受了损失,粟屋亲荣可谓是恨透了武田信丰。
而武田信丰也将这场大败的原因归结与粟屋、逸见等家臣的不卖力上,双方之间的矛盾更加的激烈了。武田信丰也开始对粟屋氏采取了各种行动。
天文七年,被逼急了的粟屋家当主粟屋元隆干脆直接出奔,一路跑到了丹后的田边城举兵造反了。对此,武田家的家臣们大多深表同情,非但没有制止和抵抗反而还给予了不少支援。
由于大部分家臣都不配合,所以武田信丰根本无力对粟屋元隆的反叛采取行动。
随着粟屋氏造反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对武田家不利,武田信丰最终只好硬着头皮动员了兵势去讨伐粟屋氏。虽然将粟屋元隆击败,但是粟屋元隆却抱上了细川晴元的大腿。
由于之前若狭武田家支持细川高国与细川晴元对抗,所以细川晴元对若狭武田家也没什么好印象,很快便出兵支援了粟屋元隆。
祸不单行的是,武田家内部也出现了不稳,最后武田信丰的叔父武田信孝也发动了叛乱。
而武田信孝也找了条大腿抱,若狭